类别:综合新闻 来源: 作者: 更新日期:2022-8-5 阅读次数:2459
北引一泓碧水 西泽半城生机——回眸邯郸市“引漳济沁”民生水利工程




  巍巍太行,清清渠水。始建于1975年春天的邯郸跃峰渠宛如一条长龙,蜿蜒起伏于太行山群山间,在平均海拔170米的高空绕山越峰日夜奔涌,故而得名,它也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山区水利工程,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然而随着年久失修,近年来,跃峰渠中下游渠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近半程的渠段已无法使用,部分渠段还被人为填平、变作耕地。2019年,为解决邯郸市西部生态水源匮乏问题,构筑城市西部生态屏障特别是重塑沁河流域及建设万亩生态林,改善城市西部生态环境,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补齐城市功能短板,邯郸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引漳济沁水利工程。

  作为我市的重大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引漳济沁”是利用跃峰渠主干渠及五分干渠向复兴区沁河上游输水,通过对我市现有的水资源实施“南水北调”,彻底恢复跃峰渠毁损段,打通该段渠道流域在工、农业发展及生态改造等方面的瓶颈。工程按照跃峰渠原渠道的设计标准进行恢复改造,同时,还增设了安全隔离网、跨渠桥、绿化带等配套施工项目,使得引漳济沁工程较之原先的跃峰渠更新、更美、功能更完善,如今,她正以崭新而秀美的姿态呈现在市民大众眼前。

因地制宜巧用力 化施工难点为亮点

  由于引漳济沁工程是在原跃峰渠毁损段进行改造施工,而跃峰渠又穿越了太行山山区、峰峰煤炭开采区等多样地貌区,因此在改造施工上存在着诸多难点。“引漳济沁工程的主要范围段是从峰峰矿区和村镇杜庄村至我市主城区西部的沁河,为了更好地按时完成工程任务,我们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工程跨越峰峰沉降区、高边坡区施工等困难因素,通过现场考察、采取因地制宜的设计施工方案,巧妙地克服了该工程实施中的各个难点,从而使引漳济沁工程得以成为拉动我市生产、生活的‘活力水’,改善城市西部生态环境的‘生命水’。”邯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后简称邯郸院)负责此工程的主要设计人员对记者说。

  峰峰矿区多地均属于煤炭开采沉降区,引漳济沁工程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便是如何在跨越沉降区段稳固地重建水渠难题。在沉降区段上开展工程建筑不仅施工难度高、稳定性相对较差,同时还要避免长距离水利工程所容易引发的渠道开裂变形、渠水渗漏流失等问题。针对这一设计难题,邯郸院的设计人员积极投身于施工方案设计中,主动加班加点,克服了多方面困难,按时完成了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保证了工程顺利开工。首先,设计人员收集了大量矿区的地质资料及近年的地质监测资料,然后,对施工地带逐段进行实地考察,在综合各项调查结果后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案,有效地避免了水渠跨越沉降区所带来的问题。

  针对跃峰渠多开凿在半山坡地处,工程多处必须面对高边坡山区施工的难题,邯郸院的设计人员多次现场勘查、认真研究规划,克服了该工程存在的高空作业、大型设备进场难等情况,提出了尽量使用人工施工、采用小型机械设备、加设各种安全保护措施等可行性更强的施工方案,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施工段中,飞跃渡槽是跨度较大的浆砌石渡槽,全长154米,高23米,宽7.8米,主跨长达100米。针对主跨距离过大的施工难点,设计人员就过水渗漏、险工点加固等问题进行了精心“把脉”研究,提出了采用高强度纳米材料加固槽身等施工技术亮点,使得这座雄伟的大型渡槽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再现了跃峰渠初建时的青春风采。

以人为本筑新貌 惠民便民慰民心

  引漳济沁工程设计过程中,邯郸院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设计人员周全考虑了沿渠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幸福感,有诸多可圈可点、值得赞许之处。“多年前,村外还通渠水的时候,村外只有一条跨渠桥,不仅是土路还很窄,只能过自行车。如今,经过引漳济沁改造,村外不仅重现了清清渠水,跨渠桥也由一座土路桥增加为多座坚固的水泥桥,可以同时从两个方向交汇过汽车。引漳济沁为村民的用水和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提升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峰峰矿区后西佐村一位牛姓村民对记者说。整个工程中,像后西佐村一样经过沿渠改造修缮跨渠桥的村庄还有很多,经过升级改造后的跨渠桥宽阔平整、坚固美观,与涓涓清渠一同慰藉润泽着沿渠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由于引漳济沁工程渠道的平均渠深为3至5米,渠水较深,为防止村民及游人失足溺水,在改造规划中,又对渠道全线特别加装了钢网式防护围栏。此举不仅可以保护人们特别是儿童远离水渠,有效规避了意外溺亡事件,同时还极大减少了村民及游人对渠水水质有意无意地污染,有效地保护了渠道水质。

  除此之外,在工程重点区域的沿渠外围,还规划栽植了护渠生态绿化带,生态绿化带以低矮灌木为主,既美化了河渠沿线的人居面貌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巩固了河渠沿线的水土地质,使河渠工程更加科学、立体、功能完善,从而使得此项民生水利工程发挥出多重造福于民的自身价值。

  辐射拉动作用大 清渠过处百业兴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一座城市有秀水穿城,就会蕴含许多灵秀,就会润泽经济发展、带动人畜兴旺。如今,当市民于沁河两岸自由漫步休憩时,定会有人忆起昔日的沁河曾经到处是违规建筑、生活垃圾,加上收容了工业废水的黑臭河水,人人无心河岸漫步、唯恐避之不及,已严重影响到复兴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时至今日,沁河已向市民展现出清秀宜人、生态优良的城河新貌,引漳济沁工程的成功实施及时为沁河输入了汩汩清水,对沁河的生态修复有可谓再造之功。不止于此,引漳济沁工程还为复兴区西部的园博园景观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有力缓解了邯郸市西部缺水的难题,为我市西部生态屏障的构筑及万亩生态林的建设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保障……

  引漳济沁工程也为沿线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观,拉动了当地工农业发展和生态面貌改善。在农业方面,引漳济沁恢复了跃峰渠部分主干渠及五分干渠的沿途农业灌溉用水,解决了流域周边4万余亩土地的灌溉问题。据了解,流域周边主要种植作物为果树,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在工业方面,峰煤焦化、合信钢铁为主的多家新老企业的生产用水均受益于毗邻的引漳济沁工程,为企业发展节约了不菲成本;生态方面,初步营造出河渠湖库互通互联的水网格局,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水生态环境,特别是为我市西部注入了大量地表水源,有力地保障和养护了西湖(齐村水库)和沁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引漳济沁的成功实施还带动了周边地带旅游休闲、养殖种植等相关产业的兴旺和崛起,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注入了活力。

  北引一泓碧水,西泽半城生机。如今,引漳济沁工程不仅为邯郸主城区西部特别是复兴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彻底扭转了沁河昔日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也为邯郸市打造“四湖叠影、五河绕城、河湖相通、碧水萦回”的秀美城市水景提供了水源支撑,为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


 
冀ICP备 11014718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202000733号

通信地址: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滏园街66-1号 
邮政编码: 056000 电话:086-0310-7099301 邮箱:lgmn200806@163.com

Copyright © 2011 邯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http://www.hdsd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